
德力根其其格、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长调教师,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常务理事、艺术委员会会员,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长调。
科研成果;
论文名称:《传统蒙古民歌传播途径分析》,学术论文,独立完成,期刊与刊期:《中国蒙古学》2023年第1期。
论文名称:《浅谈长调歌曲新作品》,学术论文,独立完成,期刊与刊期:《鸿嘎鲁》2023年第2期。
论文名称:《巴林婚礼歌曲的艺术特征研究》,独立完成,《内蒙古艺术》,2020年第1期。
论文名称:《一首民歌<达雅月波尔>的创作历史研究》,独立完成,期刊与刊期:《蒙古文学研究论集》(蒙古国)。
由本人独立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当代教学背景下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创新》(国家通用语言撰写),于2022年发表于《草原歌声》总第182期。
主持/参与( 排名):参与排名1, 项目名称:蒙古族音乐的文化传播力研究, 项目来源: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批准经费 (万元):1.5, 完成情况:结项, 开始时间:2016年09月02日, 结束时间:2018年11月14日;
主持/参与( 排名):参与排名11, 项目名称: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歌唱艺术》公共课程实践研究, 项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艺术专项一般课题, 批准经费 (万元): 完成情况:已结项, 开始时间:2019年09月03日, 结束时间:2020年12月04日;2023年8, 主持/参与( 排名):参与排名(二)2023年度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课题“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开发方案的设计与研究——以蒙古族长调与安代舞为例”(2023-WL0098)12月11日至2024年10月31日。
2021年09月发表著作:《巴林蒙古族的婚俗及其宴歌》。
2019年发布个人长调专辑《罕山的锡勒》。
获奖情况
2005年在全国大学生“新航道杯”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05年参加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长调大赛并荣获一等奖;
2012年参加全区第四届“宝音德力格尔杯”长调大赛荣获三等奖;
2012年参加第三届“哈扎布杯”长调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2年9月在国家文化部全国第六届原生态民歌大赛中获得教师组一等奖;
2015年8月荣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大赛甘南地区内蒙古分区三等奖;
2015年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室内乐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2016年9月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大赛中获教师组三等奖;
2023年8月,荣获第九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教师民族组“银孔雀”;本人多次在比赛中获得指导教师奖、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