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青青(呼和黛,1993年-),女,蒙古族,中共党员,讲师,博士。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内蒙古民间文艺学研究会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口传音乐研究与数字化应用中心研究员,办公室主任。《音乐中国》JMIC国际期刊蒙古语顾问(2019 年-)。2019年8月12-16日,参加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第二届‘珍贵历史音乐档案(音视频与纸质)处理与保存’专业人才培训班”。2019年9月18-21日,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史诗研习班”。2024年7月22-29日,参加了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社会教育学院承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音乐学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共同协办的“2024少数民族唱法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研修营”。2015~2018年,受聘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任科研助理。2016~2017年,受聘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一方水土一方乐——中国地域音乐文化”项目学术专家。2018~2021年,受聘为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中国传统音乐。
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乌珠穆沁长调的“额格希格一诺古拉”及形态研究》《隐于文本 匿于表演——从长调大师莫德格的歌唱谈乌珠穆沁长调的“额格希格-诺古拉“释义》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CSSCI《中国音乐》(CSSCI/北大核心)《人民音乐》(CSSCI扩展板/北大核心)。
现主持课题4项,分别是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团队研究专项“科尔沁史诗的数字化整理及活态生成机制研究”子课题1项、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课题1项、2023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研究课题1项、2018年度中国音乐学院规划课题项目1项。另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出版编著1部,《图瓦歌曲精选集》(2023年12月,民族出版社)。
参编教材1部,《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杨玉成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主编出版《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大师系列:远方的杭盖——蒙古族长调歌唱家扎格达苏荣演唱专辑,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21年。
主编出版《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演述家系列:蒙古族著名说唱艺术家甘珠尔演唱专辑——述纲鉴》,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8年。
参编《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演奏家系列:蒙古国冒顿潮尔传承人那·宝音德力格尔、宝·那仁巴图演奏专辑——阿勒泰颂》,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7年。
参编《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演奏家系列:蒙古族马头琴艺术家陈巴雅尔演奏专辑——陶克套呼》,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6年。
参编《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传承系列:内蒙古艺术学院阿拉善民歌传承班演唱专辑——剪耳黑棕马》,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6年。
参编《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歌唱家系列:鄂温克族使鹿部传统音乐传承人玛妮·固德林专辑——太阳姑娘》,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6年。
参编《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大师系列:蒙古族长调大师宝音德力格尔演唱专辑——褐色的雄鹰》,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6年。